English

加强民族史研究

1999-06-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中国传统史学自《左传》、《史记》已重视对边疆民族与民族关系的记述,这个优良传统,两千余年一直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本世纪初,梁任公倡新史学,也有民族史科目,1922年复撰《中国历史研究法》,总括中国史的主要内容:“第一,说明中国民族成立发展之迹,而推求其所以能保存盛大之故,且察其有无衰败之征;第二,说明历史上曾活动于中国境内者几何族?我族与他族调和冲突之迹何如?其所产结果何如?第三,说明中国民族所产文化,以何为基本,其与世界他部文化相互之影响如何?第四,说明中国民族在人类历史全体上之位置及其特征,与其将来对人类所负之责任。遵斯轨也,庶可语于史矣。”可见民族史在新史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20世纪上半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发展中,流派纷呈,其中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民族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同样重视民族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半个世纪,在中国大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50年代至60年代初,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少数民族历史调查,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撰写并出版了简史或简史简志合编。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族别通史研究与出版也获得了可观的成果。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对少数民族史研究继续深入发展的同时,相继开展中国民族关系史、地区民族史、华夏/汉族史、中华民族形成史及民族地区历史地理等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研究,20年来都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从而使中国民族史学得到了较为全面、迅速的发展,构成为中国现代史学一个特色鲜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令人高兴的是,自1980年以来近20年之中,祖国内地和台湾、香港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其中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合作,受到了重视与欢迎,从而给民族史研究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并且在有些领域,已开花结果。

民族史研究,当然不限于中国民族史研究,它同时是世界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中国民族史与世界史的联系,也有丰富的内容。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自古都通过少数民族之区。中国各民族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曾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一些从中国出发的民族,后来在世界其他地区与当地原有居民相结合,形成当地新的民族,或者从中国西迁后,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曾发生过重要的影响。那种认为中国古代是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的观点,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然而中国历史、中国各民族的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目前研究与发掘尚不充分,理所当然应是中国的民族史学研究一个需要充实的领域。另一方面,人类自揖别原始社会以血缘联系为主的族体向以地缘联系和文化共同性联系为主的族体发展以来,也就是自氏族部落向民族过渡以来,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普遍发展规律,对于充实知识,扩大视野,提高学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文系作者为《民族史研究》写的前言,发表时作了一些改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